供求关系改善叠加成本支撑 钢价仍有上涨空间
近日,河南、湖南、四川、浙江、安徽、陕西、山东等地的项目陆续开工,2021年将比往年提前复工建设项目。机构数据显示,2月份钢铁行业景气度明显上升,呈现淡季不淡行情。业内人士表示,随着建设项目的逐步发展,钢材需求将继续增加。在成本的支撑下,钢材价格仍有上涨空间。
景气度回升
机构监测数据显示,虽然2月份钢铁行业仍处于传统淡季,但由于经济快速复苏和下游需求上升预期影响,景气度明显改善。从近期钢材市场价格表现来看,春节前现货市场成交清淡,且由于冬储价格较往年高,市场商家冬储意愿不强;春节假期后,在强大的成本支撑和更好的市场需求预期的推动下,国内钢铁市场迅速上涨。
从地区价格指数来看,6大地区钢材价格2月份均有上涨。其中华北增幅最大,为7.9%;华东增幅最小,为6.1%;其他地区的增长率适中,在6.3%到7.1%之间。
在此背景下,2月份钢材流通企业销售指数和订单指数分别为41和41.4,分别比上个月上升0.2和1.1个百分点。
据统计,2021年2月钢铁流通行业PMI指数为48.3,较上月上升3.1个百分点。从分类指数来看,构成钢铁流通行业PMI的10个分类指数上升9,下降1。其中,销量、销售价格、总订单量、采购成本、到货速度、库存水平、企业从业人员、趋势判断、采购意向均有所上升,只有融资环境一项指标略有下降。
分析师表示,随着疫情的好转,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。虽然前期扁平材市场价格经历了快速上涨,但后期需求预计将保持强劲,3月份价格仍将易涨难跌。
重点项目陆续开工
近期河南、湖南、四川、浙江、安徽、陕西、山东等地的项目陆续开工,2021年将比往年提前复工建设项目。
2021年是十四五计划的第一年。目前,广东、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陕西、辽宁、云南、北京等地已明确2021年重点建设投资计划,已公布2021年重点项目地区累计总投资规模超过34万亿元。以新型基础设施、新型城镇化、交通、水利等重大工程为代表的“两新一重”工程将集中发力,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传统基础设施也是各地重点建设项目。2021年,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望继续发力。
业内人士表示,2021年,中国经济将继续复苏,带动钢材需求进一步增长,粗钢表观消费量预计增长2%以上;后续工信部可能会制定相关的减产配套方案,这将有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。
看好后市
业内人士指出,2月份国内钢材市场震荡上行,铁矿石和焦炭的强势价格仍支撑着后期钢材价格。3月份随着建设项目的逐步发展,对建筑钢材的需求将继续增加,社会钢材库存将进入去化阶段。供求关系改善叠加成本支撑,预计3月份国内钢价仍有上涨空间,但要警惕高位回调的风险。
从成本方面来看,铁矿石价格依然坚挺。2月,唐山地区66%品位干基铁精矿均价1296元/吨,较上月上涨92元/吨,涨幅7.6%;进口铁矿石方面,澳大利亚61.5%粉矿日照港市场平均价格为1130元/吨,较上月下降10元/吨,跌幅0.9%。2月份,焦炭价格保持高位,月平均价格较上月大幅上涨。其中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均价2781元/吨,较上月上涨166元/吨,涨幅6.3%。
社会库存方面,2018-2019年,钢材社会库存基本是春节后3-4周达到库存高峰;2020年,由于疫情影响物流畅通,下游恢复生产,钢材社会库存在春节后7周达到库存高峰;2021年春节较往年晚,节后气候条件有利于施工。加上各地工人就地过年,假期后复工步伐明显加快。预计钢材社会库存峰值将在今年3月中旬达到峰值,并开始去库存周期。
分析师表示,目前铁矿石和焦炭价格仍处于高位运行,成本对后期钢材价格的支撑作用仍较强。近日,河北唐山、邯郸、保定、沧州、秦皇岛启动重污染天气二级响应。特别是唐山加大了钢铁企业气态污染物的治理力度,启动了钢铁企业工程减排深度处理日报制度,将抑制重点地区相关钢材的释放。3月,随着各地重大项目的实施,钢材需求将逐步释放。在成本和需求的共同推动下,钢材价格仍有上涨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