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外利好因素积聚 铜价仍呈上涨趋势
铜价在经历连续半个月的强势上涨后,高位获利了结盘逐步增多,短期高位波动或加剧,不排除回落的可能。但由于内外利好因素积聚,铜价仍处于上行趋势中。
海外经济复苏预期强化
近期疫苗研发频传利好消息,目前已有多款疫苗宣布有效性高达90%以上,世卫组织预计年底前将有多款疫苗问世,且英国、俄罗斯均计划近期接种疫苗,不仅令市场对海外疫情的忧虑大大降低,且对明年全球经济复苏及通胀回升预期较重。
受益于经济复苏和通胀上升的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上有所增强,但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还需要时间。随着铜价的大幅走强,疫苗的有益效果已经被充分消化。美国大选尘埃落定,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协定签署,政治和贸易不确定性减少,市场风险偏好飙升。美国两党在大选后首次重启财政刺激谈判,新一轮财政法案有望在年底前达成。美国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,财政刺激措施预计将增加,这将延续美元疲软的格局,为有色金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。此外,10月份中国官方和财新制造业PMI超出预期,达到新阶段高点,显示出经济加速复苏的迹象。
铜精矿加工费维持低位
目前智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基本持稳于1000多人的水平,且智利在防疫与生产活动间取得良好平衡,矿业生产活动未受到明显影响,1—9月智利铜产量微增0.4%至426万吨。秘鲁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持稳在2000人左右,疫情对海外铜矿生产影响显著减弱,但恢复相对缓慢。1—9月秘鲁铜产量为151.38万吨,累计同比下降16.6%,约30万吨。9月当月铜产量为17.18万吨,环比下降11.4%,同比下降15.7%。在铜矿产量未见明显回升背景下,铜精矿现货加工费TC自7月中以来持续位于50美元/吨下方,严重挤压冶炼厂利润。不过,在年末冲刺高排产下,预计11月、12月我国电解铜产量将维持在82万吨高位。
年底消费较为乐观
11月铜材加工企业反映订单改善,精铜制杆、铜管企业开工率环比、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地回升,预计11月我国铜材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为74.91%,环比增长1.67个百分点,同比增长3.2个百分点。终端消费领域,汽车行业延续强劲状态,预计11月汽车日均零售环比增3%,同比增长5%。家电出口保持旺盛,空调产销好于季节性表现,10月产销累计同比降幅继续收窄。四季度电力订单保持低增速。在三道红线压力下,房企有望“以价换量”加速四季度房屋销售及竣工。但再生铜和再生黄铜的标准从11月开始执行,后续废铜进口量有望反弹。铜价高会推高精废的价差,废铜的替代效应增强,从而抑制精铜的消耗。
下游消费普遍好于市场预期,国内库存继续下降。前期铜库存目前不足10万吨,现货溢价居高不下。目前保税区库存处于40万吨的高位,带动全球库存比去年同期高出约17万吨。目前电解铜进口窗口打开,后续报关数量有望增加,因此保税区库存有望结束上升趋势,甚至转为下降。
综上所述,铜价在强势上涨半个月后,高位获利回吐逐渐增多,后市进一步上行阻力加大,短期高位波动或加重不排除回落的可能。然而,由于新冠肺炎即将接种疫苗,美国财政刺激谈判取得进展,中国消费好于预期,铜价仍呈上涨趋势。沪铜期货在突破56000元/吨阻力位后,有望向60000元/吨一线试探,能否突破仍需关注后续海外消费的释放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