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应紧张叠加资金推波助澜 豆一期货迭创新高

今年7月初,豆一期货曾涨至4933元/吨的阶段新高,时间经过4个月后,大豆价格并未因新豆上市而有所回落,反而越涨越猛。近日豆一期货宛若挣脱了缰绳的马匹,连续七日保持上涨趋势,其中连续四日刷新上市新高,昨日更是突破5600元,高达5668元/吨。早在8月末,豆一期价还在4300元附近波动,仅用两个月时间涨幅就高达32%。

目前东北产区大豆现货价格还在继续上涨。相较于年初2.1元/斤的开秤价格,现在各地现货毛粮价格普遍在2.55元/斤以上。五大连池37蛋白的毛粮可达2.6元/斤的成交价,黑龙江产区多地净粮装车价达2.7元/斤。产区大豆价格不断上涨,对于一些下游企业来说冲击很大,贸易商普遍反映下游要货不积极,但无奈价格持续高企只能被动去承受。

自新豆上市以来,东北产区豆农惜售情绪与日俱增,持豆主体抢购抬价现象明显。早在今年大豆收获季,就发生多数农户违约囤豆不卖、存豆看涨的惜售现象。

对于大豆近期迭创新高背后的逻辑,有分析认为在四个方面:

其一,对于卖方市场来说,即农户普遍惜售,卖跌不卖涨;

其二,除了黑河和绥化局部地区反应今年大豆蛋白不错,其余地区均反应产量和蛋白比市场预期要低,即便高豆价抵消掉增加的需求部分,整体还是会维持供需紧平衡的格局;

其三,今年南方新季大豆受到洪水侵袭减产,优质优价现象明显。大多豆制品企业库存处于低位,补库需求意愿强烈,同时,蛋白制品刚需依然支撑价格坚挺。

第四个因素则是,今年受疫情影响,世界各国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,导致流动性过剩,超发的货币在疫情和粮食危机等宏观因素主导下纷纷涌向粮食圈,对于价格的推波助澜作用十分明显。粮食实体企业不敢大规模囤粮,反而是外围资金纷纷入场收购。

投机资金屯粮炒作,大豆究竟在谁手中?

除了贸易企业收购大豆之外,新入场的外围资金也是重要力量。

据相关大豆贸易企业透露,尽管今年农户惜售,但现阶段农户手中余粮不足三成,很多外围资金开始入市大量囤货。另有传闻称绥化有大资金囤了10亿的大豆。目前地区比较合理的存货比是农户二成,贸易商二成,资金囤货三成,贸易走货三成,多数新豆仍留在贸易商以及投机资金手中。

资金推波助澜造就了大豆市场的这一轮疯狂行情,无论是现货市场大量资金囤货,还是期货市场大量多头资金推涨,皆是大豆市场历史行情的推动者。而这背后的供应紧张是一切资金入市的缘由和底气。

加工企业被迫退场

对于很多以大豆为原材料的深加工企业来说,大豆价格高企无疑是致命的打击。经营规模大的企业尚且还能开工维持微薄的盈利,但多地小型非转基因豆油压榨厂今年一直处于歇业状态。

在大豆流通量偏少、报价不断走高的市场形态下,市场显然忽略了产量和需求的关系,就产量而言,今年大豆产量近几年新高,预计超1900万吨,而市场需求方面并无发生明显变化,未来到底是下游被动接受高价大豆,还是粮源大量释放打压豆价?主要还在于农户、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几个主体之间的博弈。

继续阅读

相关阅读

农产品期货
金属期货
能源期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