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脂板块处于高位调整 棕榈油仍有回落空间
最近,国内工业产品部门的表现相对强劲。相比之下,油脂板块处于高位调整,整体持仓趋于下滑,资金关注度减弱。从资金偏好、市场情绪、事件发生的时机以及中长期预期来看,前期很难看到油脂的强势态势。中短期来看,预计在12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偏低或库存减少的预期明朗之前,棕榈油、豆油仍有修正空间。
12月进入政策变化期
自11月9日以来,马来西亚大多数州实施了为期四周的有条件限制令,直到12月6日。因此,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在11月份大幅下降。MPOA11月前20天的数据显示,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预计环比下降10.51%。根据这一估计,11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约为155万吨。市场前景担心马来西亚的“有条件行动管理指令”在12月6日之后是否会继续。从目前疫情来看,疫情防控措施可能会继续延长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12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可能还是偏低。相反,11月份会有产能延迟释放。
出口方面,从11月到次年2月,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普遍呈现季节性低迷。据历史统计,11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同比下降11.3%,但根据出口航运数据,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下降16%,略低于正常的环比下降。根据航运数据,11月份出口到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约为140万吨。
国内库存逐渐回升
据估计,11月份国内棕榈油进口量为80万吨,12月份为70万吨。最近由于进口利润差,国内买的船少了。11月份,随着赴港人数的增加,国内食用棕榈油库存逐渐回升。截至11月26日,全国港口食用棕榈油库存总量为45.85万吨,比10月份的39.47万吨增加6.38万吨,增幅16.16%,比去年同期的67.39吨减少21.54万吨,降幅31.9%。根据11月24日预计的棕榈油进口量,棕榈油库存到11月底应该会上升到50-55万吨。与预测相比,11月份库存缓慢反弹。12月份国内24度到货量预计55万吨,库存将升至60万吨左右。
虽然国内棕榈油库存中期有望反弹,但只是低水平增长。即使12月底库存上升到60万吨,市场也不存在库存压力。2021年1月至3月,棕榈油库存预计将继续增加,但应为季节性回升。
11月下旬,国内大豆周度粉碎量从此前的200万-210万吨大幅下降。据统计,上周全国油厂压榨大豆总量为184.328万吨,比上周的203.568万吨下降19.24万吨,降幅9.45%。大豆压榨在一周内的启动率(产能利用率)为52.64%,比上一周的58.14%低5.5个百分点。一些油厂因豆粕胀库而关闭。目前沿海各大油厂豆粕库存已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,几乎与2018年持平。后期豆粕的扩张可能仍会限制国内油厂的开工率。
此外,近期市场传言豆油收储可能延后。上周传言已经批复,可能延期到明年一季度,也可能更远。
综上所述,中短期内,在USDA12月供需报告可能偏多、巴西干旱持续背景下,预计CBOT大豆仍有上行可能。虽然因疫情防控,12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可能继续偏低,但高价可能抑制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。此外,12月马来西亚可能宣布明年恢复棕榈油出口关税征收,同样利空未来的出口预期。随后,印尼可能也会宣布本国2021年的征税政策。考虑到11月关于印尼生物柴油基金的利空传言,印尼税收政策存在潜在利空。
12月至明年1月,国内油脂将进入春节备货期,从资金偏好、市场情绪及中长期预期看,前期油脂的强势局面难现。中短期内,在马来西棕榈油12月低库存或降库存预期逐渐清晰之前,棕榈油及豆油预计仍有回调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