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料端走势分化 短纤期货淡季或被动跟随振荡

12月初,PTA价格从低位反弹,而乙二醇价格持续走强,聚酯产品聚合成本从11月份不到4200元/吨上升到4300元/吨。之后PTA和乙二醇价格持续上涨,到12月底,聚酯产品聚合成本已经超过4700元/吨。在此期间,江浙地区的直纺涤纶短纤价格从5500元/吨反弹至5800元/吨,然后转为振荡运行,直纺涤纶短纤加工成本从1200元/吨降至1000元/吨。后市将迎来元旦和春节假期,下游织造将进入季节性淡季,短纤价格将被动跟随原料市场振荡。

原料端走势有所分化

作为短纤上游的两种主要原料,PTA和乙二醇的价格走势在近期出现分化,其中乙二醇相对强势,PTA则随油价波动。

数据显示,截至上周五,国内乙二醇装置负荷为60.63%,其中煤化工装置负荷为47.41%,乙二醇产量正在收缩。港口方面,因前期封航但出货量较好,港口库存一度大幅下降,故乙二醇市场表现强劲。

另一方面,PTA继续累库,2021年年初还有两套产能共计490万吨/年的装置计划投产。但考虑到PTA相对于其他化工品价格较低,后期又缺乏继续下跌的动力,预计PTA将被动跟随原油波动。

短期内,短纤成本侧保持较强的振荡趋势,但PTA和乙二醇均处于产能峰值,长期供应压力较大,价格也会运行偏弱。

长期供需良好有弹性

数据显示,2020年,直纺涤纶短纤产能增速仅为4.4%,大部分是需求增长较快的中空和水刺短纤,而棉型短纤占比很低。从2021年新增产能计划来看,仍以中空和水刺短纤为主,棉型短纤市场没有供应增长压力。下游消费主要体现在织机数量的稳定增长。因此,在良好的供需格局下,棉型短纤的价格主要与下游订单的表现挂钩。一旦订单向好,短纤价格就有了自主上涨的动力。

短期消费将进入淡季

近几年,受益于“禁废令”、环保整治等政策因素,原生短纤对再生短纤形成替代,导致直纺涤纶短纤开工负荷偏高、库存处于偏低水平。2020年10月,由于国外部分订单转移到国内、国内“双十一”订单及国外万圣节和圣诞节订单集中,纺织行业表现火爆,短纤行业开工负荷自9月以来维持满负荷状态,库存由低位转为欠货销售。据统计,截至12月25日,部分企业依旧有20天甚至一个月的欠货。

按照往年传统,1月到3月由于下游织造工人放假,短纤等纺织原料需求停滞不前。为了防止库存压力过大,企业往往会主动检修。但是今年,鉴于目前仍然处于缺货状态,企业的检修力度将比往年小,春节假期库存将会回升。

目前距离春节仅一个多月,市场即将进入季节性淡季,需求端难以提振短纤市场。

综上所述,由于乙二醇的强势趋势,短纤短期成本强劲,但长期来看,PTA和乙二醇面临新产能投产的压力。在累库预期下,PTA期货价格很难走强,可能会跟随原油市场波动。基本面上,由于没有新增产能的压力,在库存低、开工率高的状态下,春节前企业的主动维护力度将不如往年,短纤库存必然增加,期货价格会震荡。但从长期来看,在良好的供需格局下,一旦订单向好,短纤期货价格就会有脱离成本独立上涨的条件。到时候可以考虑卖原料买短纤,从短纤中获取更多利润。

继续阅读

相关阅读

农产品期货
金属期货
能源期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