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涨周期未结束 螺纹钢运行第二波修复行情

时间角度看,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,钢材自2016年1季度启动本轮大周期上涨,至2020年完成了4年多的时间跨度,按照对称性5年时间跨度计算,上涨大周期至少至2021年上半年;从空间上看,2020年螺纹钢在疫情背景下正在走“估值+业绩”两波行情,二季度已完成“估值”阶段的疫情启动前的修复行情,第二波“业绩”阶段正在运行,或将以超越2017-2018年的高点为目标,因而空间上亦未有完成上涨使命。时间+空间,钢材价格上涨周期仍未结束。

1、产能周期与价格应激

钢材成品和原料价格在2016年出现了一次年度级别的巨大应激性反映,与此同时对应了成品产能2014-2015年的负增长且炉料端的2015年负增长,表明钢铁链条价格下跌周期完成了第一次的探底,此后成品和原料产能分化,前者往上而后者继续维持负增长,原料端的强势将一如既往,也就是说钢材的生产成本将逐步抬升,自身价格中枢也或同时上移,钢厂利润处在被动性挤压位置。

当下钢厂利润已经处在亏损境界,如果站在利润周期性修复的角度看,原料坚挺的背景下,钢厂最终要靠成品的上涨来完成修复,即:钢材成品上涨的历史使命轮回未完。

2、周期性轮回看对称性

本轮商品下跌周期启动自2011年1季度开始,至2016年1季度结束,跨度长达5年多,按照周期性循环对称理论看,自2016年启动的行情大概率要进入到2021年才能完成对称;如果站在更大范围来看,上一轮钢材更高的点出现在2008年6月份,且金融危机下出现了连续暴跌行情,因此,钢材的历史使命缺乏一个清算,即:清算金融危机的一波连续暴涨行情。

3、病毒背景下钢材价格的划分

2020年中国病毒大规模爆发于2020年1月份,恐慌于2020年1-2月份,海外疫情爆发恐慌于3-4月份,导致钢材下跌两波,第一波是中国疫情主导,第二波是海外疫情主导。

上涨来看,2020年6月份钢材价格打破疫情启动的高点完成了修复,并于2020年7-8月份完成了突破,彻底完成了“估值“阶段,这是上涨第一波。

基于中国的宽货币+宽信用进程,经过价格为2个多月的整理后,业绩行情已经在四季度正式开启,以突破估值阶段行情为标志,目标定位打破2017-2018年的高点,一旦完成此高点,很可能会迎来价格上涨的第三阶段:情绪泡沫化行情。

4、警惕滞胀的爆发和大宗的战略性

无风险利率代表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最基准性收益率,极致的负收益率表明整个市场资产定价缺乏锚的参考,完全以风险偏好来衡量,这种情况会导致两大现象:

其一,社会动荡、民粹崛起、地缘冲突等社会性风险事件频发,尤其以美国为代表,一旦国际局势加剧冲突,可能会大大影响中国进口依赖度高铁矿石等资产,即:重要大宗商品在特殊时期可能逐渐具有战略性安全作用,主要需求国家很可能会进行战略储备或增储(比如中国的某些粮食,从过去高库存的巨大负担,开始转为战略资源,而一些少数粮食持续去库存后,开始成为巨大风险源头),中国作为全球唯一的正常化且经济录的增长的国家,巨大的需求一直存在;

其二、极致的负无风险利率,对一个正常化的国家来说,是不可持续的,或者说,巨大的流动性释放最终可能会经过长久的逐渐酝酿后,以超级大滞胀的形式来表达,以逼迫改变负利率的状况,届时持有刚需的实务资产可能成为一种重大选择。

换句话说,只有通胀大肆攀升,才可能导致海外一些主流央行进行连续加息,负利率的状况才有可能改变,否则在改革的成本阻力和潜在收益对比下,这些主流大国的政策还是会倾向阻力更小的印钞撒钱模式。因此,大型滞胀风险不可不防。

总的来看,钢材价格的时间和空间都未有完成,价格上涨进程仍会延续,从波动形式上来卡,要警惕9月(已经出现)和1月的波动,从上涨形式看,一旦突破前高,就会从“业绩”阶段转化成“情绪”阶段,一般情况下,情绪阶段往往都是加速性之一口气干完。

继续阅读

相关阅读

农产品期货
金属期货
能源期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