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前景缺乏消息刺激 焦炭期货受制于压力位
10月,成材需求大幅好转,一度突破440万吨/周的高位,黑色系价格整体走高。其中,焦炭在下游缺货和铁水产量高企的刺激下,表现尤为亮眼。直到11月上旬,受期货盘面高升水影响,焦炭期价才自高位下跌,现货在经过六轮提涨后,也开始疲软,下游钢厂对第七轮提涨的抵触情绪较强。市场对焦炭期货价格能否延续之前的辉煌产生了疑问。
利润丰厚刺激焦化厂开工
10月中旬,山西传出消息,4.3米以下焦炉产能2000多万吨应在年底前淘汰。到10月底,产能已淘汰1230万吨,11月预计淘汰1052万吨。随后,各地将公布今年供暖季的去产能计划,涉及焦化产能2973万吨。
然而,在产能下降的环境下,焦炭的供应并没有减少。为了满足下游需求,焦炉作业率有所提高,自10月底以来一直在86%以上。截至11月13日,全国独立焦化厂每周焦炭产量为481.46万吨,仅比两周前下降0.92%。
最近焦化厂利润超500元/吨,焦化厂生产积极性高。尽管今年降低产能的决心很大,但由于下游铁水需求强劲,生产利润丰厚,预计焦炭市场将在年底前保持目前的高供应状态。
“北材南下”时间节点推迟
9月,受拉尼娜影响,天气预报显示今年将遭遇“历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”,加上当时成材库存水平高于去年同期50%以上,市场对今年冬储怀有很大担忧,导致此前黑色板块整体萎靡。然而,进入10月,螺纹钢周度表观需求达到440万吨,11月13日当周更是一举突破464万吨,成材以每周100万吨的速度去库存。
往年,受冬季降温影响,此时正处于“北材南下”的时间节点,而今年,冬季推迟来临,东北等地温度高于往年同期10摄氏度以上,大部分成材在北方得到消化,使得广州等地维持着极低的入库水平。按目前的消化速度,预计到11月底,成材库存能与去年同期相当。
成材高产出激发焦炭需求
截至11月上旬,国内生铁产量为2466.26万吨。虽然由于采暖期停止限产,生铁产量有所下降,但下降速度缓慢,仍处于2450万吨以上的高位,比去年同期高13.5%。这使得焦炭需求良好,六轮涨价顺利落地,山东等部分地区甚至断货。
9月份,在高库存压力和“寒冬”预期下,市场认为钢厂会降低铁水产量,导致焦炭需求下降。当时钢厂的利润被炉料挤压,接近盈亏平衡线,确实有足够的力量减产。但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,钢厂每吨利润升至350元,削弱了降低铁水产量的动力。可以预计,高产量的、焦炭的高需求将在年底前继续。
钢厂燃料出现累库迹象
截至上周,全国焦炭总库存为724.04万吨,整体水平仍低,但较月初增长了1.64%,周内增加了12万吨。这部分增幅主要出现在下游。全国110家钢厂库存增长12%,前期维持低位的日照港港库也增加了6万吨。焦炭市场出现累库迹象,这也是第七轮提涨后盘面不升反降,且下游抵触情绪较强的原因。若后续焦炭库存继续攀升,则盘面价格在看空预期下承压,焦化利润也会自高位收缩。
此前,在资金的加持下,焦炭价格突破2500元/吨,随后趋于平静,回到与现货价格几乎持平的2400元/吨关口,预示着市场将从看涨情绪回归工业基本面。如果没有更大的消息刺激市场前景,盘面将难以进一步走强,2500元/吨将成为压力水平。基本面来说,今年下游对黑色系列的需求一直不错,这让市场有了很强的支撑。但是最近焦炭有堆积的迹象,可能成为螺焦矿最弱的品种。操作上可以持有区间震荡的交易思路。但如果后续的焦炭去产能工作继续扩大和实施,焦炭价格仍将有上涨势头。